你好,我是平乡县
很高兴认识你
▼
中文名:平乡县
外文名称:Pingxiang
所属地区:河北省邢台市
行政区类别:县级
下辖地区:4镇2乡1街道,1个省级高新区,253个行政村
面积:406km²
人口数量:常住人口32万
电话区号:0319
邮编:054500
车牌代码:冀E
▼
▼
▼
平乡县境内东吕高速、G340国道和邢临公路横亘东西,定魏公路纵贯南北,邯黄铁路穿境而过。平乡县历史悠久,工业经济基础雄厚,产业兴旺,荣获(《环球时报》推介的)“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县”“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县”等荣誉称号。还是全国最大的自行车、童车、智能玩具生产基地,被中国自行车协会评为“中国童车之都”。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,已形成自行车、童车、智能玩具、机械制造、精印包装、塑料制品、电子商务等产业格局。
▼
平乡县辖4镇2乡1街道1个省级高新区:平乡镇、田付村镇、节固镇、河古庙镇、油召乡、寻召乡、中华路街道办事处及河北平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
▼
帝颛顼始建九州,平乡县属冀州。商祖乙九祀(前1438)迁都于邢,县域属邢。春秋时,周襄王十七年(前635年),卫灭邢,县域属卫。战国时,县域属赵。赵置平襄。秦统一六国,为避秦庄襄王讳,将平襄改名平乡。汉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年),析钜鹿郡增置广平郡,下辖平乡县,油召乡大老营村南有其治所遗址。
▼
历史沿革
1950年4月10日,邢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根据省人民政府的决定,调整县的等级,平乡县评定为丙等县。
1958年12月20日,平乡县划归钜鹿县,属邯郸专区。
1961年5月23日,恢复邢台专区。7月9日,平乡县又划归广宗县,属邢台专区。
1962年3月27日,恢复平乡县建制。
1967年12月21日,邢台专区更名为邢台地区,平乡县属邢台地区。
1993年7月,撤销邢台地区,实行地、市合并,平乡县隶属河北省邢台市至今。
▼
时苗
(150—220年),字德胄,东汉末年钜鹿(今邢台平乡)人。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常林传》注,他少清白,为人疾恶。建安中,入丞相府,被曹操任为寿春令。他为政令行风靡,不事权贵,与常林、吉茂和沐并四人以清介闻名。
道生
(355—434) 晋宋间高僧。俗姓魏,钜鹿(今河北省平乡县)人。幼随竺法汰出家,改姓竺,十五岁便登讲座,二十岁受僧侣的最高戒律具足戒。公元397年到庐山相慧远求学,公元404年问学于鸠摩罗什和佛驮跋陀罗。以慧解著称,在当时汉译典籍未完备的情况下,常见人所未见,如立善不受报、顿悟成佛之义。
张角
(?—184年),钜鹿(今邢台平乡)人,黄巾起义的发起者,太平道的创始人。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,以善道教化天下,被尊为"大贤良师"。他精通符咒治病之术,影响了中医学祝由科的发展。经过十余年的创教活动,建立了一个拥有几十万教徒,遍及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庞大的道教组织。由于当时社会腐败,民不聊生,张角就顺势而起,提出了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,自称“天公将军”,率领群众发动起义,史称“黄巾起义”。
邹宏义
字光大,清代直隶顺德府(今邢台市)人,著名武术家,平乡梅花拳的创始人。自幼天资聪颖,曾读书数载,文事故重,武备亦不可不习,加上明朝末年世道混乱,家国流离,遂弃文习武,专心武学,刻苦演练,寒暑不辍。邹宏义极具悟性,融周易八卦于拳理,化阴阳五行于拳法,历经数载精心锤炼,创立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独特拳派,取梅花在冬未尽,春未到之时开放,含先知先觉之意,合先备先用之理,达先发制胜之效,且拳分五势,正合梅花五瓣之形,故取名梅花拳,又称梅花桩。
▼
明末清初,邢台平乡人邹宏义融周易八卦于拳理,化阴阳五行于拳法,历经数载精心锤炼,创立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独特拳派——他取梅花在冬未尽,春未到之时开放,含先知先觉之意,合先备先用之理,达先发制胜之效,且拳分五势,正合梅花五瓣之形,故取名梅花拳。梅花拳与少林、武当等武术同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
梅花拳根在平乡,花开四方。自清初以来,以平乡为中心,梅花拳遍布冀、鲁、豫,辐射全国十数省市区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至今平乡县253个行政村,村村习练梅花拳,有梅花拳班(队)的村庄占70%,其中大班几十人,多者百余人,小班十几人。由于国内半个世纪的积淀,又因梅花桩本身蕴含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核,具有强大生命力,强大的包容力,现梅花桩已在国际上广为传播。
图片来源网络
乱弹是深受平乡县群众所喜爱的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戏,曾被专家称作戏曲活化石。它起源于明末清初,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
新华社发 田晓丽摄
丝弦又名弦子腔,相传是元、明弦索调的遗音,是河北省特有的、颇具影响力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,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清康熙年间丝弦曾遭禁止,清末和老调同台演出,后来吸收了昆曲、河北梆子等剧种唱腔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。由于流行地域的不同,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路,南路丝弦主要活动区域在冀南、豫北、晋东南、鲁西北一带。平乡丝弦就是南路丝弦的代表。
▼
平乡十香菜
平乡十香菜是平乡县特产。平乡十香菜是一种腌制的小咸菜,制作精良,品种多,质量好,香、咸、甜、酸、辣、嫩、脆,味道齐全,鲜美适口。平乡县油召乡八辛庄村腌制的小咸菜,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他们称这种小咸菜为“十香菜”,如今“十香菜”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“金疙瘩”。
平乡酥鱼
大锅菜
卷蒸子
卷蒸子是由面粉、香菜、粉条等为主料再配以多种天然佐料蒸制而成的素菜,皮薄馅大,吃起来劲道、有嚼劲,回味鲜美且可当快餐,可以凉拌,亦可炒、炸、煮等多种吃法,备受当地人的喜爱和推崇。
贡白菜
滏河贡白菜只产于平乡县滏阳河两岸,因为这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,温度、海拔和光照也适宜,种出来的白菜“汁白如奶、味甜可口、下锅易烂”,清朝《植物名实图考》评论“蔬中神品,不虚也”并被选为贡品,所以有“贡白菜”的美誉。在平乡,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“挨着滏阳河,不愁吃不愁喝。吃了贡白菜,不闹病不招灾”。
▼
董家村寺庙遗址
董家村寺庙遗址位于平乡县河古庙镇董家村村西北500米处,遗址南北长28米,东西宽18米,总面积504平方米,南临邢临高速,北临董庄、东临张庄、西临田固,据平乡县城20千米。
张家屯商代遗址
张家屯商代遗址位于平乡县旧城东北,新县城西南,属沙丘区域范围。遗址在村南100米处的一取土深坑,坑断崖文化层厚约1.2—2.2米,土质松软,呈深灰色,层内包含有大量的炭灰和红烧土块、陶片、碎骨、蚌片,从断崖多处灰坑出土有绳纹陶片、陶鬲、陶纺轮、草拌泥块、骨头、蚌片。
大观圣作之碑
大观圣作之碑,北宋大观元年资正殿学士郑居正“奏乞以御笔八行诏旨摹刻于石,立于宫学,次及太学,辟雍天下郡邑”。
兴固寺
兴固寺位于平乡县丰州镇窦冯马村西部,相传始建于东汉,发展于宋元之时,明、清两代达到鼎盛时期,寺院占地面积100多亩, 有僧田300多亩。为当时直隶南部最大的佛教圣地。
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
平乡县革命历史悠久。2008年4月,在当年战斗现场——平乡县寻召乡封洪康村东刻立了“纪念冀南抗日第一役七十周年暨平乡县抗日英烈纪念碑”,将革命先烈的壮烈事迹永载青史,以警后人。纪念碑两侧分别雕刻着原中央委员、全国妇联、党组书记郭立文撰写的“抗日英烈永垂不朽”,原省检察院检察长孙光瑞撰写的“民族浩气与世永存”。
东岳天齐庙
东岳天齐庙位于平乡县东南部的河古庙村内,据传说,始建于东周的战国时期(前475—221年),泰山有一名道人西去华山布道,路经此地,目睹此处有九条大路汇入此地,外观上像有九条龙口相汇,称谓“九龙口”,观其地貌,确是一块建庙修身的风水宝地。道人经过深思熟虑,确定在此建一规模雄伟的庙宇,弘扬道教。当时,因人烟稀少,靠四方善男信女舍施已无能为力,道人从其本观内调来资金,亲自设计,亲自督工,在此建造而成。因建此庙与泰山有关,故命名为东岳天齐庙。
你好,再次郑重的向您介绍
我是平乡县
这是我的新名片
未来还请多多关照
我也一定会变得更加耀眼
绝不辜负你们每一个人的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