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斗是青春最美的旅行,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,青春因为奋斗而多姿多彩。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农村青年孙少平的身上有着很多积极的品质和精神,他的奋斗之旅,也感动和唤醒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心怀梦想,努力去追。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回到双水村教书,但是他一直关心和注视着双水村以外广阔的大世界。经过不断的内心斗争,孙少平下决心离开双水村,到外面去闯荡世界。在外打工的日子,孙少平吃苦耐劳,忍辱负重。干的是最重的活,从沟道里的打石场往半山坡箍窑的地方背石头。三天下来,脊背就被压烂了。但是少平忍受着疼痛,拼命支撑这超强度的劳动。
再苦再累的生活也没有压倒孙少平,他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还不忘读书学习,从读书中寻找快乐。晚上收工以后,他还要拿本书在院子的路灯下看一会。别人进入睡梦之后,他就心平气静地躺在这个没门没窗的房子墙角里,入迷地看书,常常读到书自动从手中跌落,才迷迷糊糊睡着。通过不断地读书,少平认识到,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,对人生看得更深刻,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,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。
劳动给人带来自尊。少平通过努力,光荣地成为铜城大牙湾煤矿的一名挖煤工人。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,几乎不误一天工,月月都上满班。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。不论什么人,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。劳动给人带来的充实和不劳动给人带来的空虚互为映照。对不爱劳动的工友们来说,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。
孙少平有着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。孙少平来到黄原揽工后,辛苦挣的打工钱都顾了家用。在和大哥分家之后,他已经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,给家里置办必需的东西,供养老人,还要供养兰香上学。自己过年返回黄原的时候,只留够了一张车票钱,剩下的全给了兰香。在铜城大牙湾煤矿当了一名工人之后,一发工资就给父亲寄钱,还要给妹妹寄钱,供养她上大学。孙少平还想着能为父亲箍两三孔新窑洞。他自己今生也许不会住这窑洞,但是他要让父亲活得体面,有自尊,有地位。
孙少平心怀正义,助人为乐,行侠仗义,打抱不平。他在上高中时,不计前嫌,于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曾经恶语伤害他的侯玉英。在阳沟大队曹书记家干活时,除了分内的事,还帮助这家人干另外一些活,帮着捎着担水,扫院子,给书记家两个上学的娃娃补习功课。但是当最后结算工钱时,他坚持把书记老婆特意多给的钱还了回去,而且还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五元钱感谢好主家对他的帮助。在给包工头胡永州干活时,由于看到小女孩受欺负,就为小女孩伸张正义,打抱不平,还把自己辛苦挣的一百元工钱给了小女孩,并给她买好回老家的车票,送她回家。当了挖煤工人之后,时刻帮助师傅家干活,与师傅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在师傅出事后,他也义不容辞地揽下了照顾惠英嫂和明明的责任。
当然,孙少平身上还有着其它很多优秀品质和精神。心有远方,自带光芒。无奋斗,不青春。正是这种独立生活,独立思考,并且选择了一条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的奋斗之路的精神,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拼搏,奋力追梦,用奋斗书写着美好青春。
本文发表于《邢台日报》2022年3月28日